联想助力国网保定供电公司智能化电力巡检为美丽中国赋能
文章来源:联想官网
案例简介
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推进电网智能化升级,作为保障电网安全的“巡检领域”成为了电力转型的关键“风口”之一。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与联想集团进行了项目合作,以定州智慧站为项目实施基地,开发了基于四足机器人的变电站智慧狗巡视应用解决方案,该方案在金巡奖全国电力巡检技术创新应用评选中,荣膺机器人变电站创新应用案例奖。
客户介绍
国网保定供电公司有着百年的历史,前身是1917年成立的保定电灯股份有限公司,是隶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国家特大型供电企业。保定公司承担着保定地区5区、12县、4县级市(含定州市)及2个开发区的供电任务,供电面积2.02万平方公里,服务人口1071万人,营业户数496.56万户。
业务痛点
原有轮式机器人移动受限,巡视点位无法全覆盖
传统电力巡检机器人多为轮式,依靠底部的轮子行进,工厂地面坑洼不平时,轮式机器人容易侧翻,也无法上楼梯,移动区域很受限制。而且变电站的地形一般都是较为复杂,如果对环境进行改造,也存在较大的成本问题。所以电力工厂一直希望能够有一种行动能力更强,能避障,能适应各种崎岖路面的机器人参与到电力巡检作业中。
传统机器人无法实现全自动巡检,人工运维压力大
国网电力专家表示国网公司35kV及以上变电站数量从2021年的3.2万余座已经增长至2022年的4.3万余座,涨幅高达34.4%,但变电运维人员并没有得到同比例的增加,因此运维压力很大,导致运维人员工作量大、设备状态感知不足、系统独立信息孤岛以及数据挖掘待提升等问题。同时,传统的轮式机器人还需要配备建设机器人房,部分巡检任务需要辅以操作后才能进行,如按压按钮或打开柜门等,遇到障碍可能会直接停机,无法继续工作,电力巡检的人机协同立体化程度亟需提高。
解决方案
联想晨星机器人Q1运用联想晨星Daystar Bot Q1在线巡视系统,具有全地形通过能力,是国内首创巡视和操作一体化四足机器人,助力电力工厂真正实现无人巡视。
全新功能模块升级,响应工厂室内外全场景需求
- 高防护:Q1工作温度可在-10℃至50℃之间,获得IP66防护等级认证,能够适应户外雨水天气与恶劣环境,防止粉尘进入,以应对各种户外工业场景。
- 宽拓展:最大速度可达3m/s,能够爬上20cm高的台阶,30°的斜坡,可见光镜头能够实现20倍光学变焦,具备全场景、全地形的运动能力,具备行走、小跑等运动功能。
- 高负载:Q1采用高性能四足底盘,配备两轴云台,它兼具丰富的外设搭载能力,可搭载机械臂、双光云台等外部设备,通过搭载不同的功能模块,响应不同的巡检需求。
- 长续航:Q1的续航时间大约在2~4小时,支持低点自动回充。
优化人机协同,实现巡检自动化
Q1机器人所运用的联想晨星Daystar Bot Q1在线巡视系统完全立足于变电站真实业务场景进行开发,能够对变电站进行自主巡检,其中包括巡视信息总览、巡检点位信息配置、巡检线路及任务管理、巡视监控、生成巡视报告等功能。系统还具备专业的缺陷检测、表计读数、异常判别的算法能力,真正实现变电站智能化、无人化巡检。
用户收益
减少人力成本,保障巡检安全
联想集团与国网保定供电公司的项目合作卓有成效,常规运维巡视人工替代实现100%,每月至少可节省8小时巡检工作时间,变电检修节约30%的人工成本。此外大数据分析,事故隐患和故障先兆主动预警等功能,有效保障巡检人员的安全,让电网稳定更可靠,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。
巡视和操作一体化,真正实现无人巡视
四足机器人凭借其可通过性高的优势可以打通室外、室内巡检场景,既可“主内”在室内进行巡检作业,又可“主外”胜任各种地形,还能够避障及跨越边界,攀爬楼梯等,从而缩短巡检路程,选取更合适的观测位置,覆盖位置特殊的点位。同时,机器人与门禁及挡鼠板联动,可实现室内室外多空间的设备巡检任务,进一步降低巡检成本,提高效率,提升采集到的数据精确度,助力实现工厂无人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。
适用领域
专门为电力巡检而生的联想晨星Q1机器人,可以在各大电力企业的交流变电站,直流换流站,发电升压站和配电房工作。